吃膩了一般口感較鬆軟入口即化的蛋糕,今天嘗試義大利家鄉風味的水果蛋糕,
一般在國外喜歡用西洋梨或杏桃類的水果添加在蛋糕裡增添風味,
在台灣這二種水果較取得不易,我又不想用罐頭水果,
所以我改添加現在當季的水梨來增加風味,
本來還擔心味道合不合適,沒想到配上杏仁風味的基底蛋糕味道超讚,
吃膩了一般口感較鬆軟入口即化的蛋糕,今天嘗試義大利家鄉風味的水果蛋糕,
一般在國外喜歡用西洋梨或杏桃類的水果添加在蛋糕裡增添風味,
在台灣這二種水果較取得不易,我又不想用罐頭水果,
所以我改添加現在當季的水梨來增加風味,
本來還擔心味道合不合適,沒想到配上杏仁風味的基底蛋糕味道超讚,
今天嘗試做一個小小的生日蛋糕,雖然費了點功夫,
但總算讓我做出了像樣的生日蛋糕出來,底層為原味海綿蛋糕,
上層為濃濃的苦甜巧克力慕思,很少吃完整塊蛋糕的我,
不知不覺就把圖中切片蛋糕嗑完說~滿嘴都是巧克力慕思的香氣,
個人一直在不是很喜歡吃布朗尼,因為在外面的餐廳都沒有吃到好吃的,
所以我想做布朗尼的慾望一直沒有,
直到老公跟我抱怨我都沒做過類巧克力蛋糕的甜點來吃吃看,
我就想著,何不就嘗試看看自己做出好吃的布朗尼來試試呢?
布朗尼的作法太簡單了,我想只有布朗尼的蛋糕不夠看,
好吃的蛋糕捲來啦~之前試過好多次都不成功,今天終於做成功ya!!
蛋糕捲的成敗就在那蛋糕體,要軟到恰到好處又不能軟到無法捲起,
內餡也要與蛋糕體的口味相配合才能讓這捲蛋糕捲在入口嚐時,感到絕配~
所以這種蛋糕的製作難度稍微要有點技術點,但是只要多試幾次就可以駕輕就熟,
重點是口味的變化隨自己高興,輕鬆在家製作在外面買不到的口味的蛋糕捲。
起士蛋糕綿密細緻的口感,多嚐一點會有點小膩,
但加點酸甜的黑醋粟利口酒及檸檬汁卻能將那奶膩感化解掉~
這道和風生起士蛋糕不需太久的時間烘烤也不需加任何的粉類,
有純粹的cheese香味加上濃郁卻不膩的鮮奶油,成了一道不膩的cheese cake,
口感細緻爽口且多以水果作為原料調味的『巴巴露亞』,由19世紀的糕點名人安東尼.卡雷姆所創。
他利用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地區的溫熱飲料中,加入鮮奶油和吉利丁所凝固而成的甜點。
而『巴巴露亞』就是指將蛋黃、砂糖、果汁、牛奶一起加熱,
使蛋黃呈濃稠狀又叫『英式蛋奶醬』後加入吉利丁,待冷卻後再加入鮮奶油攪拌均勻,
完成上述步驟後移入冰箱冷藏而成的甜點。
延續低卡甜點製作,這次我利用當季的南瓜及低脂優格作成的舒芙蕾,
不但味道香濃且口感一樣如慕思般的滑潤感,
本道點心只有少許的麵粉,其它都是用大量的優格和南瓜泥作成,
沒有額外的熱量,不造成身體的負擔。
裡含的南瓜營養豐富且很有飽足感,用來作成小朋友的甜點也很合適。
不喜歡吃甜點的人通常都能接受提拉米蘇,
所以在台灣的甜點裡,提拉米蘇通常都很受歡迎,
我自己個人就很愛這道義式甜點,
但是在知道裡面的靈魂材料『馬斯卡邦cheese』熱量有多高時,
嚇得我可不敢再做來肥死自己身材><
今天挑戰了三層蛋糕,因為希望自己能夠精進成作外面麵包店那種裝飾美麗的生日蛋糕,
試作了這款蛋糕真是令我花費了不少功夫,
但再嚐了一口自己辛苦做好的蛋糕後,再辛苦的代價就都值得啦~
這款蛋糕基底是原味的法式海綿蛋糕;
中間為苦甜巧克力醬;最上面就是整個蛋糕的精華所在—紅茶起士慕思,
在前幾篇文章示範的大理石cheese cake,雖然是自己最愛的cheese cake,
但總稍嫌不夠清爽,這次嘗試將裡面添加的蛋白蛋黃分開打,
所添加的比例也變動一下為蛋白:蛋黃為2:1,
沒想到做出來的cheese cake口感超綿,簡直是入口即化~
吃過我這款蛋糕的朋友們都讚不絕口呦!
在住家附近開了二家「古早味現烤蛋糕」店,
那個蛋糕剛出爐的香味常讓每天路過的我都會想忍不住去買一條,
但礙於塑化劑風波,我現在都不太敢吃外面的蛋糕,
但又很想一嚐那種傳統海綿蛋糕的滋味,所以就試著自己來做做看。
夏天到啦~又到了芒果盛產的季節,用香甜的芒果來作蛋糕是最爽口又芳香的甜
點,簡單幾步驟,輕鬆自己作出小甜點,不用擔心塑化劑問題,想吃甜點就自己動手做吧!
材料:
1.cream cheese 80g 2.芒果果泥50g
3.吉利丁1.5片 4.蛋黃1顆
所有甜點裡最不愛吃的大概就是餅乾,為什麼呢?除了吃不到好吃的餅乾之後,
餅乾的熱量幾乎跟一塊蛋糕一樣,同樣是會發胖的東西,我當然選擇最愛的蛋糕,
但總覺得每次去外面的餐廳喝下午茶,餐點裡總會附帶個手工餅乾來搭配茶飲,
吃點餅乾來搭茶就是覺得很對味,但是就是吃不到自己心目中那好吃的餅乾,
於是就開始想,不如來試做看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餅乾吧!!